【图】官员“真人秀” 理念比效果更重要(图)

自5月底开始,山西省打造的全国首档旅游竞赛节目,因书记、市长的加入而备受关注,这档节目也被媒体称为全国首个官员“真人秀”。这种做法之所以能引起关注,当然不是节目对地方旅游真正产生了多大的促进效果,而是因为官员“真人秀”较为新鲜。

 


  自5月底开始,山西省打造的全国首档旅游竞赛节目,因书记、市长的加入而备受关注,这档节目也被媒体称为全国首个官员“真人秀”。这种做法之所以能引起关注,当然不是节目对地方旅游真正产生了多大的促进效果,而是因为官员“真人秀”较为新鲜。

  实际上,这种行为背后的理念更为重要,值得推广。虽然有观点认为,官员“真人秀”要“秀”在日常工作中,认为官员应当在一定程度上远离媒体与聚光灯,去做好每一件为民服务的小事,可仍不能忽视官员之“秀”的重要性。

  官员的“秀”与为民服务并不矛盾。官员是公职人员,具有公共性,因此必须抛头露面,更不能说在媒体上露面就不为人民服务了。有的时候,官员的“抛头露面”还很重要,我们都记得,在美国大萧条时期,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炉边谈话”,就是利用大众传播手段进行政治性公关活动的事例之一。这对美国政府度过艰难,缓和危机起到了较大作用。

  所以,官员“抛头露面”本身就是一项工作,在官员还没有达到每天都去演播室“报到”这种程度之前,排斥这种官员“真人秀”的未免太早也太吹毛求疵了一些。

  另外,应该注意到,在最近一段时期,中国各地方官员利用大众传播手段进行工作的做法其实并不少,比如“电视问政”、“市长热线”以及“某局领导做客某网络在线直播平台”等等。与这些相对较为成熟的做法相比,山西这档节目值得借鉴的思路或者说有价值的地方,在于其相对单一的议题和相对创新的形式。

  就此前的如“问政”等形式来说,官员在媒体露面,大多是回答政策问题,或就一个很实际同时也相对较小的问题给出解决办法。可在山西的这档节目中,11个市的书记、市长或副市长不仅要轮番登台,就旅游方面为自己的城市做推荐演讲,还正面PK辩论。较此前“问政”相比,这种形式更能将一个相对较大的问题讨论得更加深入、全面,市民也更容易了解官员在这个问题上的整体思路。再加上PK辩论,效果就会更好。这种对某个较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的形式,其实就是“炉边谈话”的思路。这种思路对提高市民凝聚力、提高对政府的认同感,将起到很大作用。

  而且,虽然被称为“真人秀”,但事先没什么“剧本”,官员们不是对镜头念稿,而是面对现场评委和网络打分。据报道称,不少官员变“拙”,有的不知手往哪儿放,有的讲话时手抖,有的连穿什么都要问别人。

  这由此也出现了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我们不能根据一个官员在镜头面前的表现而判定其能力如何,有的官员是会做不会说,有的是会说不会做,有的是既会说又会做。在电视和报纸普及之前,有很多知名的政治家其实根本不擅长表达或者演讲、辩论。

  总之,没有必要对官员上电视参加“真人秀”这个行为本身进行太多的讨论,因为在官员利用大众传播手段进行相关工作方面,其实我们做得还不够。需要讨论的是,官员要在媒体上谈什么,如何谈深、谈透?

  山西官员在电视上可以谈旅游,其他省市的官员或许可以谈谈其他,比如,要发展经济,要朝着什么方向努力;要保证民生,需要从哪个方向入手,相信会收到奇效。尹一来源都市时报)

最近更新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