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过株洲这档陶瓷脱口秀吗?它的创始人想让醴陵陶瓷"有名有
内容核心提示:你看过株洲这档陶瓷脱口秀吗?它的创始人想让醴陵陶瓷"有名有姓"
黄文澜在录音频(谭浩瀚 摄)
株洲日报/株洲新闻网11月29日(记者 吴楚)2014年,一档名为“文澜说瓷”的视频节目在株洲陶瓷行业悄然走红。这档节目的创始人,是本埠陶瓷品牌“天机巧”的董事长黄文澜。
“文澜说瓷”的背后,是本土陶瓷产业在创新经营推广模式上的有益尝试。这或许能给正在品牌化道路上艰难转型的诸多陶瓷企业以更多启示。
受“逻辑思维”启发,开办陶瓷脱口秀
黄文澜的店开在黄山路,店里的装潢以及“天机巧”的Logo样式,设计感十足。
2014年,黄文澜创立“天机巧”,定位时尚高端瓷器。“用现代的审美理念做当代陶瓷。”她说。
2015年3月某天,黄文澜的助手向她推荐“逻辑思维”,当时这款知识类视频脱口秀节目在国内才刚起步(2015年10月,“逻辑思维”完成B轮融资,估值13.2亿人民币)。视频里老罗对各类知识侃侃而谈,给黄文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觉得这种新颖玩法并不难,自己完全可以做到。“就说陶瓷。”当晚她就熬夜写文案。
第二天,黄文澜在店里简易布景,录了第一期节目。拍摄、美工、剪辑等制作班底全是店里员工。当天下午,“文澜说瓷”第一期节目“教您如何鉴别瓷器”发到天机巧官方微信上。
首期节目仅有56个阅读量。不过,后台很多留言让黄文澜很兴奋。“这至少证明这种方式推广陶瓷文化是可行的。”她说。
今年上半年,醴陵有个陶瓷老板专程把黄文澜请过去,让她帮忙给企业也做一档这样的节目。“我们的节目是品牌人格化的,不是所有商家都能效仿。”黄文澜婉拒道。
截至目前,“文澜说瓷”已经推出83期节目,每次话题都不重样,有醴陵陶瓷大师的故事,有釉下五彩瓷工艺介绍,也有陶瓷文化的传承与守护。
醴陵陶瓷工艺大师张震去世那天,“文澜说瓷”专门做了期节目缅怀。张震的儿子在节目下留言感谢,还有很多大师给黄文澜打电话。
“这也坚定了我继续做下去的决心”。黄文澜说。
力求打破醴陵陶瓷“有姓无名”
目前“文澜说瓷”最火的一期,有近2000的点击量。这在目前微信平台动辄“10W+”的大背景下,还显得“有点弱”。
也有同行质疑,说做节目搞推广是瞎费工夫。不过,黄文澜直言:要做品牌,就要知道磨刀不误砍柴工。
坚持有了回报。节目做到第60期时,“文澜说瓷”拉来了第一单生意,一位沈阳的网友看了视频后,订购了一只单价1280元的毛瓷杯。随后全国各地的订单通过微信陆陆续续进来。
“我并不认为在微信上就一定要卖便宜的东西。”黄文澜说,助手曾告诉她,微信上卖不了贵东西,“我差点被她带进沟里”。
黄文澜说,“文澜说瓷”的目的不在零售,而在推广,市场的反应证明,醴陵陶瓷做全国推广,大有可为。
“目前醴陵陶瓷在全国范围内仍是‘有姓无名’。”黄文澜说,别人都知道醴陵有陶瓷,但能说出口的陶瓷品牌几乎没有。
此外,黄文澜认为,目前诸多醴陵陶瓷商家以产定销、坐等顾客上门销售模式以及经营理念也显得落后。“很多同行还在做传统的制造业,在现在的经济形势下,应该要考虑转型升级。”
“这个行业虽然古老,但不能老气横秋,要创新。”黄文澜说,在醴陵,谁家有了新外观新造型,隔天别家就抄袭模仿出来,“这样没有进步。”
“文澜说瓷”也在行业间激起了不小的反应。很多同行找过来,希望在栏目中推荐自家的产品,也有很多工厂叫黄文澜去看产品,希望她能找特点帮忙推广。黄文澜每次都会尽力去帮。
“这是大家的平台,只要你有好的工艺跟技巧,我们都会推荐。”黄文澜说,希望能在传播醴陵陶瓷工艺和陶瓷文化的同时,向同行传播新的经营理念,一块合作共赢。
目前,“文澜说瓷”准备第一季做100期节目,第二季准备全面提质,全部做视频节目,争取做成文化产品。
今年上半年,在扬州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上,黄文澜代表釉下五彩瓷上台发言,演讲主题就是“手工艺如何实现由A(Art)to B(Business)的跨越。”
“醴陵从来不缺陶瓷工艺,缺的是推广,我们就是要做这个事业。”她说。
投稿邮箱:czgnews@163.com 详情请访问网站主页:郴资桂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