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嘱背后的情感传递

  随着时代的发展,订立遗嘱也出现了些新变化。

  首先,近几年70后、80后甚至90后也闪现其间。据《金证券》记者了解,前来公证遗嘱的70后一般是再婚人士,他们害怕婚姻再次出现变故,干脆提前安排,把名下财产支配给自己的子女。

  至于南京公证处工作人员遇到的几个90后,普遍特征是观点比较超前,他(她)们有已婚,也有未婚的,但均没有子女。他们无一例外选择把财产留给自己的父母,希望给予父母更好的生活保障。

  其次,遗嘱内容呈现多元化。除了在遗嘱中约定房产、股权、债券等归属外,还有南京老人在遗嘱中写明死后捐献全部器官。“这是老人的心愿,担心子女出于各种考虑不能实现,所以特意在遗嘱中标明”,柏建中称。部分老人还会在遗嘱中对自己的丧葬有所安排。

  最后,遗嘱执行出现公益色彩。前几年,有一位手头并不富裕的南京老人订立遗嘱,把房产价值的20%捐给希望工程,对此家属也是欣然接受。

(责任编辑:张振江 HN061)

最近更新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