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卢三角翼传奇:达索公司
达索航空是法国第二大飞机制造公司,它是于1967年由法国的两家军用飞机制造商马塞尔·达索飞机制造公司和布雷盖飞机制造公司合并而成的,隶属于达索工业集团。截至2016年,公司总收入已达35.8亿欧元,是法国国内、甚至欧洲范围内的几大军火巨头之一。
113
提起达索,大家很快就会想到他设计的一系列经典的无尾三角翼战机,幻影III、幻影2000、超军旗、阵风等,本期我们将详解这位传奇人物、以及他的众多杰作。达索航空是法国第二大飞机制造公司,它是于1967年由法国的两家军用飞机制造商马塞尔·达索飞机制造公司和布雷盖飞机制造公司合并而成的。隶属于达索工业集团。
图为达索集团位于法国巴黎的总部大楼。我们这次着重介绍的达索航空是其旗下最重要的公司。
首先来认识下达索公司的创始人。马塞尔•达索(Marcel Dassault,原名马塞尔•布洛赫),1892-1986,法国著名飞机设计师,幻影系列战机之父、同时也是法国航空界的代表人物。由于他一生中研发了多种采用无尾三角翼布局的战斗机,他的名字也成为两倍音速无尾三角翼战机的代名词。图为法国于2010年发行的达索纪念币(正面)。
8 马塞尔于1892年出生在巴黎的一个富有的犹太医生家庭中,但作为医生的后代,他对学医不感兴趣,反而对设计制造飞机产生了浓厚兴趣。他早年曾在布雷盖电力学校学习,1910年,法国直升机先驱路易斯•布雷盖亲自授予马塞尔毕业证书(巧合的是,布雷盖所创立的布雷盖飞机公司在61年后与达索公司合并)。图为达索纪念币背面,可见幻影III战机的图案。1
1949年,马塞尔在二战胜利后将布洛赫改名为达索(根据法语char d'assaut “战车”一词演变而来),目的是忘掉他在战争期间被关在纳粹集中营的悲惨遭遇。他在二战结束后,迎来了“辉煌创作期”,其中幻影系列战机成为了他的经典代表作。图为达索工作照,小图为达索传记封面。
达索航空的生产厂和设计部门遍布法国各地,达索官网上的这张分布图中标出了其中最重要的9座设施。
达索航空总部位于法国圣克劳德,公司的最高行政部门和设计中心都位于这里。
圣克劳德是达索航空的“摇篮”,达索最重要的行政、设计和制造部门均位于这里。除总部外,圣克劳德工厂也是达索本人最早的“发家地”。图为达索航空位于圣克劳德总部的航拍图,小图为总部大楼正面特写。
图为达索航空位于克劳德总部的大门。
图为达索位于圣克劳德的VR(虚拟现实技术)设计中心。
令人惊奇的是,这里的设计师们在进行设计作业时完全不是在纸面上进行的,而是以三维虚拟现实技术的形式进行建模。模型非常精确,甚至小到每一个铆钉。这里显示的就是隼式公务机的三维模型。从原型机模型到最初的硬件测试零件,设计、制造、试飞环环相扣。
在这张达索VR(虚拟现实技术)设计中心的图中,可见设计人员在用VR触摸的方式在设计和改进阵风战机的座舱,颇具未来气息。
图中分别是达索航空和达索集团的CEO,也都是有着不凡经历的领袖人物。
达索公司经典战机发展史
提起达索,人们很快会想到这位法国大师设计的一系列经典三角翼战机,例如幻影2000、“超军旗”、“阵风”等,本图集我们将详解达索公司的经典战机发展史。
138
本图集我们将详解达索公司的经典战机发展史。
首先从“暴风”说起(另译 “暴风雨”)战斗机,这是二战后重建的达索公司的第一种喷气式战机,因法国当时没有国产发动机,选用了英国发动机。尽管这种形似美军F-84的战机只生产了350架,但却在多场实战中取得了不俗战果,特别是为以色列引进法制战机开了个好头。
图中展示了法国空军“暴风”战机采用的各种涂装。
MD.452 神秘II是达索在“暴风”基础上改进的一种战斗轰炸机(采用了后掠角为30度的后掠主翼,垂尾也进行了优化设计),该型机是第一种飞行速度突破1马赫的法国飞机(1951年10月,利用俯冲飞行时突破),是法国航空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神秘”IV是达索于20世纪50年代推出的一种基于神秘II改进的战斗轰炸机,该型机也是法国空军批量装备的第一种跨音速战机。
图为“神秘”IV战机的各种涂装侧绘图,值得注意的是其中还有以色列空军和印度空军所采用的涂装。
“超神秘”是法国空军装备的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超音速战斗机(以平飞状态超音速飞行),同时也是西欧第一种批量装备服役的超音速战机。
在开始讲述幻影系列的传奇之前,必须提下这架代号“神秘-三角”550的原型机,于1955年6月首飞,这是所有幻影三角翼战机的“始祖”。
幻影III是开启“幻影”系列三角翼战机传奇的首位“功臣”,该型机是欧洲第一种批量装备部队的2马赫超音速战机,参加过包括六日战争在内的多场局部战争,战功卓著。由于性能优秀,至今仍在多个国家的空军中服役。
尽管在与英军鹞式战机的空战中损失惨重,但阿根廷空军的幻影III战机在马岛海战中,针对英军舰队的空袭中表现突出,特别是阿军飞行员高超的超低空突防能力,着实令英军汗颜。 图为阿军幻影III轰炸英军驱逐舰的油画,小图为阿军幻影III从英军舰队中高速低空掠过照片。
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掘幻影III的改进潜力,达索也尝试过多种改进方案,代号“米兰”(Milan,一种鹰的统称)的试验机就是其中之一,其在机头首次采用了可收放式小鸭翼设计,虽然可改善短距起降能力,但效果并不理想,而且会影响飞行员的视野。
提到幻影III,就不得不介绍下它著名的“表亲” ,以色列“幼狮” 战机,该型机是以色列基于摩萨德特工从瑞士盗取的幻影III图纸,以及借鉴米兰试验机基础上所改进而来的,可谓是结合了两者所长(特别是将鸭翼移至进气道两侧的设计)。由于性能优秀,甚至连美海军都曾租借过一些作为假想敌机使用(见小图)。
除了米兰试验机外,达索还于1965年在幻影III基础上研发过一种代号为幻影IIIV的垂直起降试验战机,其上除一台作为主推力的涡扇发动机外,还加装了8台罗罗公司的升力涡喷发动机用于垂直起降。除具备垂直起降功能外,该机仍保留了2马赫的超音速飞行能力。
幻影IV战略轰炸机作为幻影系列中尺寸最大的机型,也显示出了幻影战机的另一条独特的发展路线。在幻影2000N服役前,该型机在冷战时期是法国的空基核力量支柱。即使在去除核能力后,幻影IV也是一种优秀的远程侦察机(配图为使用火箭助推短距起飞的壮观场面)。
从这张十分珍贵的照片中可以看到幻影IV与此前达索战机的鲜明差距;图中由远至近依次为暴风、神秘IV、超神秘、军旗IV舰载战机、幻影III、幻影III改进型。
有人曾称幻影F1为幻影系列的 “离经叛道者” ,因其是幻影系列中唯一一种未采用三角翼布局的战机,但其用出众的实战表现证明了,即使改用常规气动布局,达索依旧能研发出性能优秀的战机。
颇有戏剧性的是,尽管不是三角翼战机,但幻影F1系列的实战经验却是“幻影”家族中最丰富的,几乎参加过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所有局部冲突,图为2013年,法空军幻影F1C在东欧上空拦截俄军苏27战机,提供了一个难得的、直接对比两机尺寸的机会。
尽管法国空军的幻影F1C已于2014年从全部退役,但该机的故事并未终结,目前该型机仍在多国空军中服役。
尽管在幻影F1上进行的大胆尝试取得了成功,但三角翼布局毕竟是达索最为拿手的,在搭载了当时最新的电传飞控系统后,幻影2000用实战证明了,其作为西方三代战机佼佼者的地位。
幻影2000作为法空军的主力机型,参加了自海湾战争以来的多场局部冲突,继续将达索的三角翼传奇推向了一个更高的阶段。图为法军幻影2000在2013年马里维和行动中进行空中加油,小图为1996年,希腊幻影2000击落土耳其F-16的HUD画面。
图为法军幻影2000与幻影F1在乍得上空编队飞行资料图。
实际在幻影2000问世后,达索还于1979年尝试过在其基础上研发一种放大版的双发重型战机,即幻影4000,但由于未争取到外购订单,后来终止了研发, 但为后来阵风战机的研发积累了相关经验。
图为幻影4000(编队最后方) 与幻影2000的编队飞行,可见两者尺寸的差距之大。
“超军旗”虽然借鉴了“军旗”IV的设计,但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更为恰当,各项性能指标虽不算突出,但却是一种综合性能很强的舰载战机。1982年马岛海战中,阿军超军旗用飞鱼导弹击沉英军谢菲尔德号驱逐舰已成为了现代战史上的经典战例。即使步入暮年,超军旗目前仍坚持奋与后辈“阵风”一同打击IS目标,后于2016年3月最后一次出击后,光荣退役。
图为挂载ASMP防区外核巡航导弹的“超军旗”战机准备弹射起飞资料图。
作为法国海、空军的“当家花旦” ,“阵风”是今日达索战机的最佳名片,尽管在隐身性能上不及F-22等四代机,但其出众的多用途性能毫不逊色于四代机。尽管服役时间不长,但“阵风”的实战记录可排在三代半战机中的前列。
图为“阵风”的全外挂武器示意图,从米卡空空导弹、AASM“铁锤”模块化空地导弹到风暴之影防区外巡航导弹,再到伙伴加油吊舱,丰富的挂载搭配凸显出了“阵风”优秀的多用途作战性能。
从阿富汗、非洲、再到中东,近年来每当法国需要展示武力时,“阵风”几乎都是作为先锋参战,例如2011年空袭利比亚时,就是“阵风”打响了开战的第一枪。图为2011年3月,“阵风”M与幻影2000编队飞行,准备空袭利比亚境内的政府军目标。
图为2012年10月,为纪念诺曼底-涅曼团成立70周年,“阵风”首次换上了 红星涂装,与俄军的雅克螺旋桨战机编队飞行。
图为2014年12月,正在执行空袭IS极端武装目标任务的法军阵风战机。
图为2017年6月,北约“大西洋三叉戟”联合军演期间,法空军“阵风”战机与美军F-22隐身战机编队飞行。
如果说“阵风”是今日达索的最佳名片,那么“神经元”就代表了达索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近年来无人战机的异军突起,达索也不甘落后,积极参与了欧洲的“神经元”无人战机计划,力求在技术上不输给美国的X-47B等隐身无人战机。
在2014年,达索公布的最新宣传片中,首次出现了神经元无人战机与阵风战机和“隼”7X公务机编队飞行的场面。在无人战机与多架有人机编队飞行方面,达索走在了世界前列,用行动再次显示了其“不走寻常路” 的独特风格。
在刚刚闭幕的2017年巴黎航展上,达索展示了“神经元”无人机与“阵风”有人战机的最新联合作战概念视频,大图为“神经元”无人战机编队,小图为“阵风”有人机编队,其中最危险的压制敌方防空系统作战均交由无人战机完成,“阵风”只担任后方指挥任务,展示了空军未来联合作战的发展趋势。达索在未来还能创造出怎样的成就,我们将拭目以待。
最后附赠大家几张福利图,法空军的“名片”法兰西巡逻兵所使用的“阿尔法”喷气教练机实际也是达索公司的作品。
难得一见的幻影2000、阵风和阿尔法喷气与螺旋桨运动机编队飞行的图片。
图为“阵风”M有人战机与“神经元”无人战机编队从“戴高乐”号核航母上空飞过。
图为2017年6月,法国巴黎航展场刊封面,可见由隼7X公务机(基座)、阵风战机(中段)和“神经元”无人战机(塔顶)组成的埃菲尔铁塔图案。
探秘达索试飞中心及“阵风”战机工厂
达索航空的生产厂和设计部门遍布法国各地,达索官网上的这张分布图中标出了其中最重要的9座设施,我们从中挑选2个最具代表性的进行介绍。
17
距离圣克劳德不远的阿让特伊是法国航空航天产业的历史发源地。这里作为达索航空的军机、民机制造和总装厂已有超过60年的历史。
达索航空的生产厂和设计部门遍布法国各地,达索官网上的这张分布图中标出了其中最重要的9座设施,我们从中挑选2个最具代表性的进行介绍。
有超过1000名高级技工在这里工作,他们可以使用最先进的高精密加工和制造设备完成先进战机的制造和组装工作,图为阵风战机的生产线。
正在阿让特伊工厂内进行“阵风”机身部件加工作业的机器人。
二战以后,法国的大部分试飞活动都转移到了马赛附近的伊斯特尔。由于当地全年都有好天气,在地中海上空有大片的空域可进行超音速飞行,是试飞的理想地点。目前达索公司90%左右的试飞活动都在伊斯特尔试飞中心进行,包括阿尔法喷气、幻影2000和阵风战机等。
达索的伊斯特尔试飞中心有雇员约800人,包括l5名试飞员、4名试飞工程师,还有试验工程师、技术员、专家和秘书。达索试飞员平均每年飞行140至160小时,其中就包括100小时的试飞时间。图为伊斯特尔试飞中心航拍图
达索最新的“神经元” 无人战机的首飞就是在伊斯特尔中心完成的。
阵风呼啸!图说法兰西王牌战机
在近年北非马里维和以及中东打击IS的多国空袭行动中,都能见到法制“阵风”战斗机的身影。本图集将为您详解法兰西空军的“当家花旦”——“阵风”(Rafale)战斗机。
137
在近年北非马里维和以及中东打击IS的多国空袭行动中,都能见到法制“阵风”战斗机的身影。2015年7月20日,在埃及举行阅兵式的空中编队中首次出现了法制“阵风”战斗机的身影,这是“阵风”问世多年后首次实现出口。本图集将为您详解法兰西空军的“当家花旦”——“阵风”(Rafale)战斗机。
图为7月20日,埃及阅兵式上出现的埃及空军“阵风”EM与F-16战机组成的联合编队。
图为在法国达索伊斯特尔试飞中心上空编队飞行的“阵风”DM三机编队,此时三机已交付埃及空军,摄于2015年7月。
“阵风”系列的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欧洲作战飞机”(ECA)计划。当时,欧洲五国(英国、法国、西德、西班牙和意大利)为对抗苏联以苏-27为代表的新一代战斗机,启动了联合战机研发项目。但后来法国与英国在设计思路上发生严重分歧(法更追求多用途性能,英追求制空性能),法国后于1985年退出ECA计划,坚持以达索公司的ACX为原型继续研发。图为1983年巴黎航展上的ACX模型(阵风原型),注意进气道有类似幻影2000的进气锥。
实际早在法国宣布退出ECA计划前,达索已于1984年3月开展ACX设计,并于1985年底完成首架技术验证机的制造工作。代号“阵风”A的原型机于1986年7月4日成功首飞。大图为2006年拍摄的存放在法国布尔歇博物馆的“阵风”A验证机,小图为试飞中的2号原型机。
尽管“阵风”与同样脱胎于ECA计划的“台风”战斗机一样也采用了鸭式三角翼布局,但与“台风”不同的是,阵风采用的是(全动偏转)鸭翼与主翼距离较近的“近距耦合”鸭式布局。采用该布局是因达索先前在幻影4000验证机上已积累了丰富经验,而且鸭翼距离主翼较近会产生有利的气动干扰,大幅改善战机的低速和大迎角飞行性能,有利于舰载机在航母上起降。图为幻影4000(近)与阵风A(远)编队飞行。
这张在“戴高乐”号核航母上着舰的动图可以体现出“阵风”M作为舰载机的优秀起降性能。
与“台风”不同,阵风虽也采用双发布局,但采用了机身两侧半埋式进气口。每台发动机的进气流完全独立。达索公司认为,双发飞机必须是真正的双发,不允许出现因一台发动机故障影响到另一台发动机的性能。独立进气道可保证一定的生存性,并且半埋式设计有利于减小“阵风”的前向雷达反射截面积,具有一定的隐身性能。图为2013年拍摄的老虎会涂装“阵风”C(空军型)的正面特写。
通过这张“阵风”(左)与“台风”(右)的性能数据对比图,可以直观地看出这两种脱胎于ECA计划的战斗机的异同点,可谓是“各有所长”(数据来源:英国《每日邮报》)。
作为法国海、空军的最新主力战机,“阵风”采用了多种最新技术,先进的数字化“玻璃”座舱便是其中之一。左图可见“阵风”座舱采用了大后倾角的座椅布置,有利于提升飞行员的抗过载能力。右图可见“阵风”的航电设备集中化较高,采用了由三块大型彩色多功能显示器+宽视野全息抬头显示器组成的简洁仪表布局,便于飞行员随时查看最新的飞行和作战数据。
“阵风”的动力核心为2台(单台)最大推力为75.62千牛的斯奈克玛M88-2涡扇发动机组成,更先进的M88-3正在研发中,可进一步减少油耗并能改善“阵风”的低空突防飞行性能。图为“阵风”B(空军双座型)的剖面结构图。
图为“阵风”开加力升空后的M88-2涡扇发动机喷口特写。
由于法国军方对“阵风”的多用途作战性能有较高要求,泰利斯公司为“阵风”配备了最新的RBE2-AA有源相控阵(AESA)雷达。该雷达于2012年正式交付法军服役,对空模式下,对RCS(雷达反射截面积)为5平方米目标的最大探测距离为160千米,可同时跟踪40个目标,并同时攻击其中的4个。图为阵风AESA雷达(右)与机械扫描式雷达的性能对比示意图,可见阵风能同时攻击位于不同方位上的多架低机。
除了先进的雷达外,“阵风”还配备了绰号为“频谱”(SPECTRA)的一体化电子战系统,如图中所示,该系统由多个子系统组成,包括固态干扰机、雷达、激光和红外告警系统以及箔条/热焰弹发射装置。
除了“锐眼”(雷达)和“厚盾”(电子战系统)外,“阵风”还有一套强大的武器系统。除一门30毫米GIAT30转膛航炮(最大射速每分2500发,备弹125发)作为固定武器外,“阵风”空军型(B、C)主翼和机身下共14个外挂点(海军M型为13个),总计可挂载9.5吨的各种空空、空地武器弹药。图为阵风C型进行地面武器展示。
图为2015年巴黎航展上展出的“阵风”GIAT30转膛航炮。
这张全外挂CG图则列举了“阵风”能挂载的所有装备、从空空、空地、反舰导弹,精确制导弹药,防区外攻击武器、远程空射核巡航导弹再到“达摩克里斯”光电瞄准吊舱、伙伴加油吊舱应有尽有,丰富的挂载搭配凸显出了“阵风”优秀的多用途性能。
图中这架“阵风”除了挂载2个副油箱外,4枚“米卡”空空导弹(白色弹体)、6枚GBU-12激光制导炸弹外,还挂有一个“达摩克利斯”瞄准吊舱(红框处),可见该机一次出击能同时进行空空、空地作战。
这架阵风除了挂载3个副油箱和4 枚米卡空空弹外,还挂载了2枚射程不小于200千米的“流星”远程空空导弹模型(红框内,目前尚未正式列装)以及6枚AASM“铁锤”模块化空地导弹(绿色弹体、高空射程55千米)。
图为进行AASM模块化空地导弹投放试验的“阵风”C战机。
除常规空地武器外,“阵风”还具备搭载战术核武器的能力,图中这架的机腹就挂载了一枚ASMP-A远程超音速核巡航导弹,该弹最大飞行速度3马赫、最大射程不低于500千米,可搭载一个30万吨当量TNT的战术核弹头。
尽管“阵风”从1992年12月就已开始低速生产,但由于冷战结束,法国将经济发展和还债放到首位,“阵风”的换装速度十分缓慢。由于法国海军航空兵换装需求迫切,法国海军率先于2000年12月接收首批2架“阵风”M(舰载型)战机,并于2001年5月成立了首支具备实战能力的“阵风”战机中队。图为2013年拍摄的降落在戴高乐号航母上的“阵风”M。
图为“阵风”M准备从“戴高乐”号航母上弹射起飞,摄于2014年。
图为2015年5月拍摄的法国空军“阵风”B(双座型)和“阵风”C(单座型)机群。
作为法国海空军的“当家花旦” ,阵风是今日达索战机的最佳名片,虽在隐身性能上不及F-22等四代机,但其出众的多用途性能毫不逊色于四代机。尽管服役时间不长,但阵风的实战记录可排在三代半战机中的前列。
从阿富汗、非洲、再到中东,近年来每当法国需要展示武力时,“阵风”几乎都是作为先锋参战,例如2011年空袭利比亚时,就是“阵风”打响了开战的第一枪。图为2011年3月,阵风M与幻影2000编队飞行,准备空袭利比亚境内的政府军目标。
图为2012年10月,为纪念诺曼底-涅门团成立70周年,阵风首次换上了 红星涂装,与俄军的雅克螺旋桨战机编队飞行。
图为2013年1月,参与马里维和“薮猫行动”的“阵风”机群正在夜间补充弹药。
图为2014年10月某日夜间,在叙利亚境内某城市上空飞行的“阵风”战机,该机是参与了多国部队空袭“伊斯兰国”极端组织基地的行动。
在2014年,达索公司公布的最新宣传片中,首次出现了“阵风”战机与“神经元”无人战机和“隼”式公务机编队飞行的场面,这或许展示了“阵风”未来的发展方向,即有人战机与无人战机协同作战。
作为法国海、空军唯一一种三代半战机,“阵风”系列将在21世纪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守护法兰西的天空,直到未来“继任者”的问世。
最后按惯例,展示一些“阵风”相关的压箱图。图为法国空军的两代主力战机“阵风”(近)与幻影2000(远)的编队特写照。
图为2015年巴黎航展上,法国军备总局展出的基于福克100客机改装的“阵风”火控试验平台,可见机头已换装了类似阵风的雷达整流罩,内部装有RBE2-AA有源相控阵雷达,这是世界上唯一一架可以发射“米卡”空空导弹的客机(图片来源:网易航空航天频道)。
在这张图中还能看到这架福克100挂载有一枚空空导弹(图片来源:网易航空航天频道)。
图为“阵风”与二战名机P-38战斗机编队合影。
图为“阵风”与NH-90舰载直升机编队合照。
图为“阵风”与另外几种法制民用飞机和战机编队合影。
甭捧土耳其F-16!曾被希腊幻影2000痛扁
1987年和1996年,希腊和土耳其两国曾因岛屿争端两次爆发冲突,本图集讲述的爱琴海空战就发生在1996年10月8日,主角分别是美制F-16及法制幻影2000战机。
121
爱琴海位于地中海东北部,是黑海通往地中海的必经海域,被两个国家所环绕,东面是土耳其,西面是希腊。两国除在北部有部分领土接壤外,其余大部分隔爱琴海相望。爱琴海面积约21.4万平方千米,海上有大小岛屿星罗棋布,其中2400多个属于希腊,另有60个属于土耳其。由于这些岛屿对控制海上航路有重要战略意义。1987年和1996年,两国曾因岛屿争端两次爆发冲突,本图集讲述的爱琴海空战就发生在1996年10月8日,地点在希俄斯岛(属希腊,图中红框标出处)附近。
事件中的一种“焦点”机型是土耳其空军的美制F-16战斗机。F-16系列自1978年8月服役以来,参加过多场局部战争,战果不俗,是西方三代机的优秀代表之一。
图为土耳其空军F-16C战斗机密集编队飞行。
图为土耳其空军F-16C战斗机编队飞行,挂载了AIM-120中距空空导弹和AIM-9格斗弹。
图为早期型F-16的彩色剖面图。
另一种“焦点”机型是希腊空军的法制幻影2000-5EG。图为希腊空军幻影2000战机编队飞行。
幻影2000由法国达索公司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研发, 搭载了当时最新的电传飞控系统。自1982年11月服役后,幻影2000系列作为法空军的主力机型,参加了自海湾战争以来的多场局部冲突。巧合的是,此次空战中的幻影2000-5正是达索为对抗F-16,在20世纪80年代末推出的改进型。
图为幻影2000战斗机彩色剖面图。
图为希腊空军于2012年公布的1996年10月8日,幻影2000战机锁定土耳其空军F-16的HUD(平显)画面,可看清土耳其F-16D战机的外形轮廓,可见双方已进入近距缠斗战状态。
图为另一张幻影2000战机锁定F-16D的HUD(平显)图像,可见两机距离较近,而且光标显示土军F-16战机已被航炮有效锁定。
左图为幻影2000战斗机发射“魔术2”空空导弹资料图。右图为土耳其官方后来于2012年8月证实的1996年10月8日被击落的土耳其F-16D双座战机,机体编号 s/n 91-0023。
希腊战机在此次空战中使用的是“魔术”2导弹。R550“魔术”2(Magic2)是“魔术”1近距红外格斗导弹的改进型,由法国玛特拉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研发,于1985年2月投入服役。其射程为0.3千米(最小)至15千米(最大),搭载有13千克高爆破片战斗部。由于换装了新型导引头,“魔术”2具备了“全向攻击能力”(可从目标的前、后半球的任意方向攻击目标),被其锁定的敌机很难通过大过载的机动方式规避来袭导弹。
图为满挂状态的幻影2000,位于外侧机翼挂架的就是“魔术”II近距格斗导弹(红框标出)。
希腊空军幻影2000在此次空战中获胜并非偶然,因其也装备有F-16,早已对该型机的作战性能摸得一清二楚。图为希腊空军幻影20005-EG起飞,背景中可见一架希腊空军的F-16战机。
图为土耳其空军F-16部队宣传图。
图为法国空战电影《空中决战》中的幻影2000战机,最外侧挂架也挂载了“魔术2”格斗导弹。
土耳其官方后来于2012年8月证实,1996年10月8日被击落的为一架F-16D Block40(第40批次)双座型战斗机。
根据英国《飞行国际》杂志2014年提供的数据,土耳其空军装备总计236架F-16战机,包括179架F-16C单座型和57架F-16D双座型。2005年,土耳其又与洛马公司签订合同,采购了30架F-16第50+批次战机。图为土耳其空军的F-16机群。
图为“安纳托利安之鹰”军演期间的土耳其空军F-16C和F-4E战机。
图为土耳其空军现役装备的F-16D第50+批次双座战斗机,带有保型油箱,该型机是土空军F-16机群中的最新型号。图中这架翼尖挂有AIM-120中距空空导弹,翼下挂有AIM-9X近距格斗导弹,在进气道挂架还搭载了最新的“狙击手”XR瞄准吊舱,挂载方式与美空军现役F-16基本相同。
图为土耳其空军的F-16战斗机群。
法“阵风”打巡航导弹反恐:可点穴式打击
西班牙《阿贝赛报》网站12月15日报道称,法国国防部发表公报称,法军“阵风”战机首次使用“斯卡普EG”(又称“风暴阴影”)空对地巡航导弹打击伊拉克境内的IS极端组织。导弹的目标是IS组织在该地区用作指挥部、培训中心和后勤仓库的数座建筑物,其中一些建筑物还专门做了加固。
122
西班牙《阿贝赛报》网站12月15日报道称,法国国防部发表公报称,法国军队首次使用“斯卡普EG”(又称“风暴阴影”)空对地巡航导弹打击伊拉克境内的IS极端组织。导弹的目标是IS组织在该地区用作指挥部、培训中心和后勤仓库的数座建筑物,其中一些建筑物还专门做了加固。 图为2015年12月15日,挂载“斯卡普EG”巡航导弹的法军“阵风”战机准备起飞空袭IS营地。
“斯卡普”EG巡航导弹实际是法国方面对该型导弹的绰号,英国称其为“风暴阴影”,是由欧洲MBDA公司(英、法、意三国)于20世纪90年代研发的远程防区外攻击导弹。图为“阵风”战机发射斯卡普EG巡航导弹想象图。
“斯卡普”EG巡航导弹实际是法国方面对该型导弹的绰号,英国称其为“风暴阴影”,是由欧洲MBDA公司(英、法、意三国)于20世纪90年代研发的远程防区外攻击导弹。其采用涡喷发动机推进,最大飞行速度0.8马赫,标准型射程大于250千米,增程型超过400千米,可携带450千克重的钻地高爆弹头。图为斯卡普EG导弹的剖面图
“斯卡普”EG实际是在法国的“阿帕奇”(APACHE“抛射子弹药的动力推进武器”法语缩写)防区外反跑道巡航导弹基础上改进而来,图为“阿帕奇”导弹示意图,可见该导弹是一种远程反跑道子母弹。
图为幻影2000战机进行“阿帕奇”反跑道巡航导弹投放测试资料图。
图为法国空军幻影2000战机与斯卡普EG巡航导弹。
本图为西方媒体制作的“风暴阴影”(斯卡普EG)巡航导弹打击范围示意图。如果将搭载该型导弹的“台风”战机部署在波兰西部的某空军基地,橘黄色圈代表现役“风暴阴影”导弹的打击范围,可覆盖波罗的海三国全境、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部分区域。白色为增程型“风暴阴影”导弹的打击范围,可覆盖包括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在内的大部分区域。
这意味着“台风”战机可在不进入俄军防空区的情况下,直接发射导弹攻击俄首都。 图为挂载“风暴阴影”(斯卡普EG)巡航导弹的“台风”战机。
图为法海军“阵风M”舰载战机挂载“斯卡普EG”巡航导弹从航母上弹射起飞。
实际上在此次打击IS组织之前,斯卡普EG 风暴阴影已投入过两次实战,第一次是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期间,英国空军”狂风“攻击机曾使用该型导弹攻击伊拉克境内的要害目标。从外形可看出,该型导弹还采用了一定的雷达隐身设计。图为英军“狂风”GR4攻击机挂载“风暴阴影”巡航导弹资料图。
第二次实战是在2011年的多国空袭利比亚期间,当时英军、法国空军和意大利空军的战机均使用了风暴阴影 斯卡普EG巡航导弹,攻击卡扎菲政府军的要害军事目标,且取得了不俗战果。图为2011年10月13日拍摄的利比亚政府军某兵营被“斯卡普”巡航导弹摧毁后的卫星图片,可见采用了GPS+惯性复合制导的该型导弹具有较高的打击精度。
图为法国空军”幻影“2000战机投放斯卡普EG巡航导弹资料图。
图为英军”狂风“攻击机投放”风暴阴影“巡航导弹资料图。
图为外国军事网站制作的2011年利比亚战争期间,西方联军航母舰载机使用”风暴阴影“导弹打击范围示意图,选用的载机是鹞式战机(实际鹞式无法搭载该型导弹),小圈为从舰队上空直接发射导弹所能打击的范围,大圈为鹞式战机携带2枚导弹飞行至预定区域后,发射所能覆盖的打击范围。
图为希腊空军的幻影2000战机机库,图中可见“斯卡普”巡航导弹和“飞鱼”反舰导弹(近处)的尺寸对比。
除空射型外,法国的斯卡普EG导弹还有舰载型。 图为法国FREMM护卫舰发射舰载型“斯卡普”巡航导弹想象图。
类似“斯卡普”EG一类的远程空射巡航导弹,中国也有研发, 例如图中的CM-4000AKG超音速巡航导弹。据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报道,该型导弹已于2012年11月出口至巴基斯坦空军。图为珠海航展上的CM-4000AKG巡航导弹。
CM-4000AKG导弹最大射程可达240公里(一说为250公里),尽管射程不如”斯卡普EG“,但前者的最大飞行速度可达5马赫,采用了与后者(亚音速隐身突防)不同的高超音速突防方式,飞完全程仅需150秒左右,可谓是各有所长。图为巴基斯坦网友制作的巴基斯坦JF-17战机挂载CM-4000AKG导弹想象图。
图为“狂风”攻击机挂载4枚“风暴阴影”进行最大挂载飞行测试。
图为陈列在英国伦敦皇家空军博物馆的“风暴阴影”巡航导弹。
图为阵风战机挂载的“斯卡普EG”巡航导弹。
图为法海军“阵风M”舰载战机挂载的“斯卡普EG”巡航导弹。
爽翻!法放“阵风”高清图庆连获海外订单
自2015年埃及空军装备“阵风”战机打破了“阵风”零出口记录后,又有包括印度、卡塔尔在内的多国购买了“阵风”战机。
116
参加北约“老虎会”的虎纹涂装“阵风”战机。
法国空军“阵风”战机美图。
法国海军“阵风”M舰载战机准备起飞。
整齐停放在基地中的法国空军“阵风”机群。
“戴高乐”号核航母上的“阵风”M。
舰艏甲板停有一排阵风M的“戴高乐”号核航母。
在航母甲板上滑行的法国海军“阵风”M舰载战机。
法国空军“阵风”战机美图。
海军型“阵风”M准备带弹着舰。
法国空军“阵风”战机美图。
飞行中的海军型“阵风”M。
法国空军“阵风”战机准备起飞。
满挂AASM模块化空地导弹和空空弹的阵风战机。
满挂各种空空弹和激光制导炸弹的阵风战机。
整齐停放在基地中的法国空军“阵风”机群。
阵风战机释放红外干扰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