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三:“路线”之外的革命传奇

李立三

  “父亲那天回来时,心情复杂。有些兴奋,又有些难过。”女儿李英男还记得1957年2月27日,父亲李立三到家时的情景。

  那天李立三刚参加完最高国务会议。他高兴,是因为党中央将他的错误定性为“人民内部矛盾”;他难过,因为还是将他和陈独秀、张国焘、王明等并提。

  李立三从未回避过自己的错误。1930年,他急于在南京、武汉、上海发起暴动,令中共损失严重。此后,他的错误被命名为“立三路线”,并在多次政治斗争中,被提及、被批判。

  而他革命生涯的传奇经历:领导安源罢工、领导五卅运动、从一名普通党员跃升为中共主要领导人,则少见于历史叙述。

  长期研究李立三的学者唐纯良在他的书中说,很多场合下,一提起李立三,人们想到的总是立三路线。

  李英男告诉记者,1957年3月3日,李立三写信给毛泽东,希望党能看到他和陈独秀等人的区别。信中他提出一个疑问,“李立三路线当然很坏,任何时候都可以当做坏榜样教育党员,但李立三作为一个党员,是不是因为犯过路线错误就永远是个坏党员,只能当做坏的榜样来教员呢?”

  毛泽东接受了他的意见,在公开发表报告《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时,删去了有关段落。

最近更新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