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类综艺节目的回归与超越
提 要:综艺节目作为一种娱乐性节目形式,在我国电视媒体的发展长河中占有一席之地。近年来,综艺节目的竞争已进入到白热化阶段,其中军事类综艺节目也在时代发展和行业背景的推动之下有所成长。本文选取典型案例对其进行分析,总结军事类综艺节目在发展中的规律和创新经验。
关键词:军事类;综艺节目;时代特色
综艺节目是将各种不同门类、不同体裁的艺术节目串联起来,进行二度加工和创作,并以栏目或活动的方式呈现于屏幕表现的节目形态。随着我国电视媒体的发展,综艺节目以更多体裁、更多视角呈现在观众眼前,已成为受众最为关注的节目类型之一。
随着我国军事实力的不断提升,军事选题成为各大主流电视媒体综艺节目制作的热门切入点。纵观我国军事类综艺节目的发展历程,从最早于1991年开播的军事文艺栏目《军事天地》中播出的子栏目《艺海新星》,到如今热播中的《真正男子汉》等一系列综艺作品,军事类综艺节目实现了内容生产从无到有、制作渠道从封闭到开放、传播方式从单一到多元的跨越。在各类综艺娱乐节目充斥着荧屏的当下,军事类综艺节目既坚守着军事节目制作的共性,也在不断创新挖掘自己的特性,不仅从多维度充分塑造我军形象,而且还以独特的军事视角为社会注入一股正气清流。
回归议程设置与受众需求的统一
长期以来,传统军事节目内容多涉及军事动态,由于更多强调思想性、政治性以及舆论导向的正确性,总是以磅礴、厚重和严肃感示人。但往往忽视了与当下电视市场接轨,而且在对“军营”“兵味”的重点偏好中流失了观众的部分注意力。当代社会是一个以大众传播高度普及和广泛渗透为特征的信息社会,受众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时,会主动依据自己的需求对媒介所提供的内容进行“有选择的接触”。在大众传播的过程中,传播媒介的议程设置又和受众的议程认知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因此要想取得可观的传播效果,必须要充分考虑受众接受议程设置的人际差异和多样性,尽可能做到议程设置和受众需求相统一。军事类综艺节目兼具军事节目和综艺节目的双重属性,它一方面区别于传统军事纪实节目和军事新闻节目的严肃庄重,但同样承担着军队形象塑造的职责;另一方面,它实现了综艺节目通常提供给受众的娱乐需求、信息需求以及与社会互动的心理需求。例如,由《军营大舞台》栏目推出的《谁是战士之星》,通过选秀的形式展示我军基层官兵的文艺风采,突破单纯的“军营”和“兵味”,在展现军人威武英勇的形象之外,兼具活泼幽默和感性的一面,这不仅满足受众对当下军事类节目的渴望,还塑造出一个更加立体真实的军人形象。
回归军事特色和时代特色的统一
电视节目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也是时代精神的折射。一档优质的综艺节目,不仅能给观众带来娱乐化的体验和易于接受的信息,还借助情怀引人向善向真,形成人文美感,重构人文精神的新范式。当下综艺节目生存环境,相互克隆模仿,刻意求取轰动效应、过分追求娱乐化,使娱乐元素不惜以低俗迎合大众。军事类综艺节目俨如一股清新的力量蓬勃而生。例如,由中央电视台军事宣传中心推出的军旅真人秀节目《谁是终极英雄》,节目文本建立在对展现新时代军人风采的准确把握上,节目定位通透、认知明晰深刻、节目元素科学,将娱乐元素与军事元素碰撞,避免泛娱乐化现象,让蕴藏在军人身上的英武精神以娱乐竞技的方式展现出来,通过积极而又轻松的方式让受众了解到知识丰富、充满智慧、富有才干的当代军人形象。军事类综艺节目把原本有限的军事性特色的报道范围拓展到以整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为背景的大军营,响应时代所倡导的大国防理念,受众共鸣范围从核心收视群体延伸到非核心收视群体,回归到军事特色和时代特色的统一,使军事类综艺节目的公共性特征更为显著。
超越传统生产模式的封闭性
我国军事类综艺节目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样化,从侧面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成熟。从1995年中央电视台第七套军事频道开播,到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成立,军事类综艺节目拥有了属于自己的阵地。一直以来,有代表性的军事类综艺节目大都集中在央视七频道。但在这种近乎垄断的生产模式之下,军事类综艺节目存在节目制作整体略显粗糙、传播范围受限、收视率低等一系列问题,经受着受众由大众转向小众分众的考验,面临着综艺节目内部元素、形式形态、运作方式、经营理念等发生改变而带来的压力。从2012年开始,我国军事类综艺节目进入大爆发的时期,由各省级卫视制作的诸多军事类综艺节目紧锣密鼓地进入大众视野。军事类综艺节目生产模式的发展,逐渐由封闭到开放转变。其中,2015年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和湖南卫视联合推出的大型国防教育特别节目《真正男子汉第一季》以及2016年由空政电视艺术中心和湖南卫视联合制作的《真正男子汉第二季》,是我军借助高收视率卫视频道、高人气栏目品牌,打破传统军事类综艺节目生产制作的思维定式,用创新时尚的方式讲述强军故事的成功典范。节目播出后,收视率连续位居全国第一,首播重播吸附观众量、腾讯视频与芒果TV网络平台总播放量、微博话题阅读量均达到同期同类型历史新高,在军内和社会各界备受好评。可见,军事类综艺节目的发展和我国整个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密不可分,必须打破自给自足的生产模式壁垒,在军民融合发展之路的大力引导下,集聚优势资源,提高节目制作的整体水平,全方位展示我军的崭新形象。
超越节目内容设置的局限性
在各类综艺节目充斥着荧屏的当下,军事类综艺节目既有其节目制作的共性,也具有自身不可忽略的特性。为凸显和强调鲜明的军事神秘色彩,大多数节目在创作时内容情节相对简单,无论是军营选秀还是真人秀大都设置为挑战过关型展开机制。由于军人职业的特殊性,军人与普通观众之间存在心理差异,这种单纯技能展示的形式使得受众面狭窄,观众难以体会参与者的心理变化,不能有效链接与受众间的互动,也不能充分展示参与者的精神世界,参与度与体验度同时受到制约。军事类题材本身又限于敏感性,政治性和保密性的要求,使其不能像一般综艺节目一样发挥自如。为了寻求突破,一些节目做了有益的尝试。例如由江苏卫视推出的节目《超级女兵》,采用了独特的女性视角,首次以部队中的女性为拍摄主体,记录“90后”女兵励志成长的青春故事,大大增加了节目本身的辨识度。再比如由北京卫视播出的《防务精英之星兵报道》、江苏卫视推出的《火线英雄》、山东卫视推出的《烈火雄心》、湖南卫视推出的《真正男子汉》等节目,都将参加者加入了明星元素,突破了传统军事类综艺节目将军人作为单一主角的限制,相比之前的选题、内容制作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超越线性传播方式的单一性
在传统媒体时代,军事类综艺节目的传播方式往往是单向的、线性的传播。在当前的融媒体环境下,新媒体所呈现的优势,极大地拓展了节目的传播渠道。通过研究发现,当前越来越多的军事类综艺节目不仅局限于电视这一传统媒介进行传播,同时开始在网络平台进行二度传播。这种电视与网络结合的同步播放平台,无疑是对流失在电视之外的受众做了更大程度上的整合。此外,军事类综艺节目也逐渐走出电视平台的藩篱,从传统的电视综艺转向网络自制综艺。例如,由中国军视网推出的《军事嘚吧》栏目,自上线首期就被定义为国内首档军事网络脱口秀,该节目网络综艺元素鲜明,在中国军视网、中国军视网微信公众号以及同名微博播出,并与爱奇艺、腾讯等多家视频网站合作,改变了曾经以电视为主渠道的单一传播方式,促使军事类综艺节目的传播结构发生了深刻变革,实现其在媒介上的重大跨越,这是军事类综艺节目在传播方式上寻求创新的一次有益尝试。
当前,军事类综艺节目市场“百花齐放”,虽着眼于互联网的大发展,诸多节目都有了突破,但是仍然有很多方面需要改进。一是坚持走精耕细作之路。部分军事类综艺节目的制作成本低廉,通常可以在固定的演播室完成,但演播室陈设相对简单,加上后期设计缺乏审美元素,节目产品略显粗糙。一档优质的有影响力的节目,应该从细节着手,争取做到制作精良精细。二是坚持走深度互动之路。当下诸多节目的互动模式多是受众以符号文本为对象,与文本以及发出者进行的交流,而不是通过网络进行的即时双向交流。未来,具有互联网思维的军事类综艺节目应该向节目的互动性进行深度挖掘。三是坚持构建具有战略性思维的军事类综艺节目发展环境。作为军事类综艺节目的主阵地,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应该对军事类综艺节目的制作有长远战略性思考和规划,每档栏目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致力从多变的角度塑造我军形象,以达到矩阵传播效果。
综上所述,军事类综艺节目的前景非常广阔,面对崭新的媒介环境,面对层出不穷的新理念、新趋向,还需在坚守中回归自我,在否定中实现超越,充分利用综艺节目兼容性强的特点,以更加贴近受众,更加“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播强军故事,塑造我军良好形象。